技术介绍

超临界流体色谱

快速化合物分离的绿色标准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这项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之所以出现向 SFC 发展的这种趋势,是因为它为所有化学实验室打开了通向更美好世界的大门。

BUCHI_chromatography_still_02.tiff

什么是 SFC?

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SFC(超临界流体色谱)是一种类似于 HPLC(高压液相色谱)的分离技术,但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因此,在运行 SFC 时,必须将整个色谱柱中的温度和压力维持在流动相的临界水平以上。

HPLC 和 SFC 仪器设置的差异如下所示。

Prep HPLC

SFC_01_Figure_HPLC.tiff
① 溶剂 A ② 溶剂 B ③ 泵 ④ 样品 ⑤ 色谱柱 ⑥ 紫外检测器 ⑦ 馏分收集器

Prep SFC

SFC_02_Figure_SFC.tiff
① 溶剂 A ② 液体 CO2 ③ 泵,包括冷却器 ④ 样品 ⑤ 色谱柱,柱温箱 ⑥ 紫外检测器 ⑦ 背压调节器 ⑧ 馏分收集器

CO2 的作用

二氧化碳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临界温度和压力较低(31°C 和 73.8 bar),在大多数条件下惰性高,不易燃且反应性极小,纯度高,成本低。二氧化碳还可与许多高极性有机溶剂混溶,与正己烷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拥有更低的极性。这些因素使得 SFC 能够实现各种分离模式。

什么是超临界流体?

根据温度和压力条件,物质可以呈固态、液态或气态。如果某种液体或气体的使用环境温度和压力分别超过其临界温度和压力,则该液体或气体会转变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介于气体和液体的特性之间。可认为超临界流体是一种致密气体。

SFC_03_Figure_Supercritical.tiff
Ⓐ 三相点 Ⓑ 临界点 ① 压力 ② 温度 ③ 固体 ④ 液体 ⑤ 气体 ⑥ 超临界流体